24位身着瑶族特色服饰的演员,身背长鼓,随着富有韵律的音乐,用曼妙的舞姿向全场奉献来自瑶族的独特神韵。这是金沙集团音乐与舞蹈学院在央视《舞蹈世界》栏目组录制瑶族舞蹈《过山》时的场景。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6分58秒的舞蹈背后,是一群人耗时800余天的坚持与付出。
2017年10月30日,对整个《过山》团队而言,都难以忘记。就在这一天,他们收到了来自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节目组的邀请函,为《舞蹈世界》栏目组录制节目。而从最初创作到完成录制,历时近三年。
《过山》是音乐与舞蹈学院推出的瑶族舞蹈系列的第三部,也是其中创作耗时最长的一部。这支取材于瑶族人民上山劳作场景的舞蹈,以瑶族古老的长鼓舞为基础,并融合现代风格进行创新编排,充分表达了对瑶族人民乐观面对艰苦生活的坚韧精神的赞颂。
音乐与舞蹈学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深入挖掘和传承瑶族文化,而音乐与舞蹈无疑是其中最生动形象的传扬方式。素有“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尊”之称的潘志涛作为学院的特聘客座教授,对此亦是十分挂心。在他的积极促动下,学院邀请到了他的学生——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钟宁院长担任《过山》编导,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系主任胡玲梅担任指导老师。为了让这支舞更加完善,胡玲梅三年来一边指导排练一边不断修改打磨。
为让学生切身体验悠久丰富的瑶族文化,更加直观地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瑶族文化精神,从而更好地通过肢体语言去演绎。音乐与舞蹈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集体去江华瑶族自治县采风。“学生的挑选很关键。”胡玲梅为挑选最合适的演员,在集体采风后,通过让学生们阐述自己见解的方式,以及从学生的形体、舞蹈功底、舞台表现力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层层筛选下来,最终只留下其中最优秀的24名演员。演员一确定,胡玲梅便带着他们立马投入到排练当中。
“这支舞排练了两年多,从大二到大四,中午晚上的休息时间还有周末,我们都在排练。”于良浩是《过山》舞蹈队的队长,他说,为了呈现出最好的舞蹈效果,在繁重的日常课业之外,队员们都会抓紧一切时间主动向老师求教,经常是切磋技艺到深夜。长鼓舞对演员的肢体协调性、体力及反应灵敏性要求极高,再加上长鼓沉重,“刚开始排练完,第二天连胳膊都抬不起来。”领舞杜嫣然比起其他队员要耗费更多时间与精力,休息时都在反复练习:“因为深知这支舞蹈所代表的意义,更不想辜负老师们的苦心,所以我们都想尽力做到最好。”怀揣着这样的信念,排练的800余天内,无论多苦多累,承受着多大的压力,演员们从没抱怨过。
而胡玲梅作为指导老师同样压力巨大,“整个过程就像是雕琢一块璞玉,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它最终的品相,所以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作为瑶族非遗文化的长鼓舞已有近千年历史,由于瑶族迁徙的特性,各地瑶族的长鼓舞各有特色,没有文字可记载的复杂技艺只能依靠民间的老艺人口授心传。为了学习这些技艺,胡玲梅费尽心思,多次奔赴江华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等地,向当地的长鼓舞传承人蒋苪连和“鼓王”唐桥辛二公请教长鼓的打法套路。由于瑶族多居深山车无法通行,两年多来,胡玲梅不知徒步走过多少山路。
“经费有限再加上不能耽误上课,每次去最多能学上几个小时,我只能尽最大的努力记好每一个动作,再反复琢磨。”在创作打磨中,胡玲梅将真实性放在首位,如贯穿整支舞的内八字步伐,便来源于瑶族人上山下山的技巧。在排练时,为使演员的动作掌握好真实性与艺术美的比例,胡玲梅一次次不厌其烦的亲身示范纠正。不仅在舞蹈编排上精益求精,在配乐和服装设计上同样要求严苛。配乐既要具有民族风韵,也要兼顾动率与节奏的配合;服装不仅要结合瑶族文化体现民族特色,还要兼顾演员行动便利,这两项便耗费了半年多的时间。
漫漫创作路,上下求索;璞玉千琢磨,硕果终成。一支舞蹈凝聚的是一个团队所有人的心血,三年艰苦磨一舞,一朝绽放动京城。 “《过山》是我们在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创造力,将专业特色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立足地方、根植地方的一个举措,这也是我们对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一重要思想的积极响应。”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邹林波对发挥专业优势,以音乐舞蹈的形式传承弘扬地方文化充满信心,他表示,将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矢志不渝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有力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