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精神与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金沙集团1862cc科研人员如何在“三高四新”上有所作为,全面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与服务地域经济发展能力,切实全面谋划好十四五科研发展规划,特作如下思考:
一、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激发科研活力
1. 加强制度修订。进一步修订《金沙集团1862cc科研项目配套资助办法》,废除《金沙集团1862cc科研成果奖励办法》,重新制度《金沙集团1862cc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保留标志性科研项目配套经费,将原来的科研奖励折算为工作量,与人事处、教务处商讨出科研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的转换比例。确定科研工作量和教学工作量折算比例后,可以设立科研岗或半科研岗,用科研工作量抵扣教学基本工作量,发挥科研大户的专长,从而人尽其才,激发其活力。
2.建立考核机制。对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建立分类考核体系,行政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分类考核,给各类人员定下科研工作任务,打破评了教授“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思想和状态。规定凡是没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在研项目的博士、正高、副高职称人员都必须申报国家级课题,并通过学校科技处组织的评审。否则,享受学校高层次人才津贴的博士、教授取消当年科研津贴,副高职称人员年底奖励性绩效按80%发放,取消评优评先资格,职称晋级不予考虑,而不是躺着一年也有几十分。对申请成功国家课题的老师在年底考核中直接评优。要形成大家争着报项目,形成“赶着报”到“我要报”的良好局面。
二、标志性项目申报:加强科研项目申报指导,提高立项率
1.加强指导,吃透国家级课题申报的指导思想。科学研究既要顶天,也要立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研究国家层面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湖南省和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卡脖子技术难题,强化自身服务地方能力,学以致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引导科研人员深入学习国家课题申报指南,吃透精神,课题申报树立“国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的观念,而非自娱自乐,沉醉于“我对什么感兴趣”的层次。
2.深入调研,梳理学校现有科研人员的家底。对学校现有的各类科研平台、教师进行统计梳理,摸清科研人员家底,对金沙集团教师主持高级别课题情况、申报资格以及前期成果进行统计梳理,分析研判现有情况,精准分配任务。做到能报尽报,把申报基数做大,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提高申报质量。
3.细化目标,落实学院、学科主体意识。推进科研工作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变学院科研工作只负责发通知、收材料的体力劳动状态,对学院制定科研考核目标,下达专项科研任务,尤其是国家级课题等标志性项目、成果要具体量化,完不成任务的年终目标考核扣减分数,或者按一定比例扣减年终绩效。从而激发二级学院和教师的科研活力。
4.精心组织,提高科技部门服务质量。一是做好重点人员课题申报动员工作,对有主持国家课题经验、前期成果多的科研人员,要重点关注,一对一做好动员,充分利用其已有积累,推动其再次立项。二是做好课题申报书的论证打磨工作,要求学院自行组织,对申报书从内容到形式上多轮打磨,科技处将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工作,如邀请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的领导或专家做辅导报告,或联合校外同行专家对申报书逐一审读把关,提出修改意见。三是把好形式关,对申报书的格式、排版、打印、装订进行严格规范。
三、打造科研团队,带动激励青年科研人员
根据硕士学位单位授权总体部署和学科发展需要,学校集中打造几个特色科研方向。科技处将进一步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引导青年教师归入科研团队。
1.给青年教师指定科研导师。要求科研导师在课题申报、论文撰写等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提出具体的导师工作任务,同时给科研导师计算一定的工作量。
2.引导青年教师加入科研团队。加大宣传力度,引导青年教师加入相近团队,团队协同攻克学术问题,克服单兵作战的现象。同时也要求青年教师根据自身优长,根据学校申硕、学科建设等工作对科技发展工作的总要求,明确科研方向,积极融入相关学科平台之中,为学校的科技发展工作贡献力量。
3.制定激励政策加强引导。对科研人员产出的成果,符合专业方向的按1.2倍系数的计算科研工作量,不符合的不予奖励。
四、校内外专家学术交流常态化,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1.定期举办校内博士、教授学术沙龙等活动。落实教授、副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聘期内每年做一次学术讲座的要求,各个学院、学科点应围绕某一专题开展交流讨论。定期举办全校性的博士学术沙龙,跨学科交流,进行思想碰撞,激发灵感。
2. 加大联系,利用好学校柔性人才、客座教授、专业发展顾问、校友等资源。把学校有限的财力用好,柔性人才的引进要考虑科研产出效益,最好引进有一定学术资源的专家,或者是国家基金评委、或者是杂志主编副主编,对学校的学科发展、科研课题申报、高水平成果的产出提出有益的建议并给予帮助。
3.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力度。科研工作的主体是人,高素质、有潜力的科研人员是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前进的根本。严把进人质量关,引进人才要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要多考虑年青的、有科研潜力的,不能再盯着博士帽子,而是要引进一个算一个,进来之后能有贡献。同时,人事政策做到适度灵活,可以签订灵活期限的就业合同,定好科研任务,以科研任务为合同内容,而非具体的几年时间。